處暑 颯颯秋雨中

Share:

處暑,在每年公曆的8月23日左右,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這時的三伏天氣已過或接近尾聲,所以稱「暑氣至此而止矣」。全國各地都有「處暑寒來」的諺語,說明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但天氣還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秋涼,此時晴天下午不亞於暑夏之季。俗語有「秋老虎,毒老虎」的說法,就是提醒人們,秋天還會有熱天氣的時候,也可將此視為夏天的迴光返照。諺云: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處暑後還要經歷大約18天的流汗日。處暑以後的天氣才是真正轉入秋季了。

在處暑到白露的這15天裡,會碰上兩個十分隆重的節日:一個是七夕,一個是中元。七夕的晚上,很多的少男少女遲遲不肯睡覺,他們躲在瓜架子下面,要偷聽牛郎織女的情話。更多的是趁這樣的夜晚彼此交心。「七月初七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七夕過後7天,就是中元節。中元節是鬼節。地獄之門大開,鬼過年,紛紛回家與家人團聚。為了讓他們認識回家的路,人們就在河裡點上各式各樣的燈。家家戶戶安排了豐盛的酒席,擺上香燭,磕頭,祭祀,用極其隆重的儀式迎接祖先。

古人將處暑節氣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是黍、稷、稻、粱等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如「五穀豐登」。在古人看來,如果鷹在此時不捕鳥祭天,那就意味著行軍打仗會勞而無功;如果天地不肅殺,那麼君臣之間就會不分上下;如果農田收穫不了五穀,那就意味著氣候釀成了災害。

「一場秋雨一場涼」,處暑過後天氣逐漸轉涼。但中午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的現象卻越來越明顯。晝熱夜涼的氣候,對人體陽氣的收斂形成了良好的條件。而這時的養生方式也要做相應的調整,才能起到節氣養生的功效。

第一,化解「秋乏」。處暑期間,天氣由熱轉涼,人們身體出汗明顯減少,人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機體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這種狀況就是人們常說的「秋乏」。要化解「秋乏」,可以從調節人體節律入手,合理調整日常起居,避免熬夜,睡眠要充足,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雞蛋、瘦肉、魚、乳製品和豆製品等,多吃蔬菜水果,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食物以及油膩食物。另外,還要適當加強戶外運動,有助於情緒平靜、解除秋乏。

第二,睡好覺。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睡眠是調整的重要方面所在。古人在睡眠養生法中還強調了子午覺的重要性,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極盛及衰,體內氣血陰陽失衡,必欲靜臥,以候氣復。現代研究發現,夜間0∼4點,體內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中午12∼13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有統計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因此,子午覺既有防病保健的意義,又符合養生道理。

第三,防「秋燥」。處暑期間,天氣往往較為乾燥、少雨,很多人早晨起床時會感到嗓子發乾,乾咳無痰,皮膚也變得緊繃、乾燥,還可能出現毛髮枯燥無光澤、頭皮屑增多、嘴唇乾燥或裂口,或者產生大便乾結等症狀,這種現象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為了有效防治「秋燥」和感冒,可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在白開水中加鹽或蜂蜜;調整起居作息,盡量早睡早起;在保持室內通風的前提下,可在室內養些綠色植物。

第四,出遊迎秋。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因此,處暑過後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民間向來在處暑之日,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暗藏「出遊迎秋」之意。因此,處暑時節,不妨抽個時間出門旅遊,怡情悅目。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