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關係是孩子情緒的隱形控制器

30
0
Share:

有研究發現,父母不和或教養方式的不一致,比一方不恰當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夫妻雙方和孩子的親疏關係,甚至祖輩捲入後的各種家庭關係動力,會成為影響孩子情緒的一個隱形控制器。最令人擔憂的是,家庭關係動力對孩子的影響往往是隱形的,家長們並不自知。

早在上世紀30年代,國外的研究者就指出父母不和與孩子的精神健康息息相關。國內的學者也曾做過相關實驗:讓父母討論他們之間的分歧,孩子在現場佩戴實驗裝置以測查他的情緒狀態。實驗發現,雖然孩子表現出似乎若無其事的樣子,但是情緒卻會隨著父母討論問題的激烈程度而波動,父母吵得越厲害,孩子情緒喚起的各項生理指標越高。當實驗者出示孩子情緒的波動表時,父母都會大吃一驚,他們以為孩子不聞不問,好像沒受什麼影響。

父母不和,還會衍生出其他的家庭關係形態。比如,父母一方牢牢抓住孩子,讓他加入自己的陣營以對抗另一方,形成一種三角關係;或者父母一方對另一方徹底失望,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投注到孩子身上。這些家庭動力的形態看似穩定,似乎也形成了一種表面的和諧,但實則暗流湧動,焦慮很容易轉嫁到孩子身上。孩子纏結在父母的關係中,成為父母關係的緩衝器,目光總是放在父母身上,哪裡還能輕鬆投身同伴關係、學業及外界事物呢?

有學者提煉出四種類型的不健康的家庭三角關係,這些關係狀態中的孩子往往會出現情緒上的問題,難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第一種是「迂迴支持型」三角關係,即孩子出現病弱、無能的狀態或製造事端,讓父母忙於照顧自己,以緩解或轉移父母間的關係衝突。孩子潛意識裡認為:寧願自己挨罵,也不願父母爭吵!有個10歲的男孩不肯上學,心理諮詢師問起原因,他說:「因為我的家人對我來說,比學校更重要!」他用這種方式來守護父母的關係和家的完整。

第二種是「跨代聯盟」三角關係,即孩子成為父母一方的情緒配偶。一個持續出現問題行為的孩子,可能是站在母親或者父親肩膀上與其「連體」。在中國家庭裡,孩子還有可能是和祖父母「連體」的。

在「跨代聯盟」三角關係中,還有兩種不同的情形。一種是非固定聯盟,即孩子會利用家人之間的隔閡見機行事,成為「兩面派」,從中為自己獲得利益。還有一種情況是固定跨代聯盟。比如,孩子永遠和媽媽站在一起,媽媽永遠都是對的,媽媽恨誰,他就恨誰,媽媽不停給孩子洗腦:「你爸爸沒有責任感,對我們不管不問。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和你爸爸離婚了。」媽媽將自己所有悲傷和哀怨都傾訴給孩子,孩子成了媽媽情緒上的配偶,與母親成為情緒上的「連體嬰兒」。當孩子長到青春期,該是和父母精神「斷乳」的時候,他想要掙脫卻發現無法掙脫,走不出與母親纏結的情緒牢籠,無法做出選擇,往往易怒、情緒不穩定、做事很糾結,缺少自我掌控感。

第三種是「代罪羔羊」三角關係,孩子成為夫妻衝突的犧牲品。這種情況下夫妻之間會迴避衝突,使衝突被深埋,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這種投入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對孩子過度保護,認定孩子很弱(能力上或身體上),孩子也在潛意識中認定自己很弱,甚至會不停地生病,使父母忙於照顧自己而迴避衝突,讓夫妻關係處於一種虛幻的和諧中;另一種是父母會攻擊孩子,覺得孩子沒有達到他們的期待,覺得一切都是孩子的錯。孩子也會在內心認同這樣的觀念,在潛意識中帶著愧疚感生活。這種情況與「迂迴支持型」比較類似,但在迂迴支持的三角關係中,孩子是主動的;在「代罪羔羊」的三角關係中,孩子是被動的。

第四種是「父母化的孩子」三角關係,即面對父母的衝突,子女盡力做乖小孩,以減輕父母的負擔,甚至承擔起父母的功能。他們往往會「過度負責」,習慣性忽略或壓抑自己的需要。他們認為自己有責任讓父母和好,通常會左邊勸勸,右邊勸勸,成為一個調和者,並拚命地學習或做家務。「父母化的孩子」沒有真正的做過孩子,沒有真正的童年,他們承受了父母的情緒之重,通常會發展出外表強大、內心脆弱的特質。在未來的親密關係中,傾向於表現強勢,喜歡犧牲自己,並怨恨別人總是讓自己做出犧牲,但卻難以表達自己的這種感受和需要,容易出現情緒問題。

以上幾種三角關係的形成,都源於父母之間或跨代之間未解決的衝突。這些衝突使得家庭的動力暗流湧動,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孩子情緒和家庭氛圍。另外,不是所有的衝突都表現為外在衝突,父母之間的冷漠、蔑視及無聲的冷戰,更會對孩子造成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和焦慮,往往讓孩子有苦難言。

如何避免這些不健康的三角關係?最簡單的原則就是保持界限。夫妻間的衝突和不一致,要盡量在夫妻內部解決,不要溢出到親子關係、婆媳關係等家庭其他關係中。夫妻之間的衝突要及時處理,而不是用敵視、雪藏或冷戰的方式來面對問題。這需要父母有一定的情緒容納力、有效溝通力和豁達的寬容度等。

孩子是父母天生的守護者和觀察者。為人父母者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經營美滿的婚姻上,讓孩子守護著、觀察著這份美好的關係,能從良好的家庭動力中綻放出甜美、輕鬆的笑容,得到情緒和心理上的滋養,以更健康、陽光、積極、毫無羈絆的心態去走屬於他的人生路。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