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 雪晴雲淡日光寒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在過完新年的1月5日至7日之間,此時太陽運行到黃經285度。這時,太陽還在地球的南迴歸線附近徘徊,北半球接受的太陽光熱仍是極弱小的。
小寒時節,雖然天寒地凍,但這個時期的陽氣其實是在增加的。小寒的物候是,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雊。大雁是人們熟知的鳥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雁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視為「五常俱全」的靈物,即具有仁義禮智信五常。雁有仁心,一隊雁陣當中,總有老弱病殘之輩,其他壯年大雁不會棄之不顧。雁有情義,雌雁雄雁相配,從一而終,一隻死去,另一隻也會自殺或者鬱鬱而亡。雁在遷徙時總是幾十隻、數百隻,甚至上千隻彙集在一起,互相緊接著列隊而飛,古人稱之為「雁陣」。雁有智慧,雁為最難獵獲之物,落地歇息之際,群雁中會由孤雁放哨警戒。
到了第二候,雖然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喜鵲卻會冒著嚴寒開始筑巢,準備孕育代。喜鵲是適應能力比較強的鳥類,人類活動越多的地方,喜鵲種群的數量往往也越多,而在人跡罕至的密林中則難見它們的身影,可以說它們是很有人緣的鳥類。中國人在鵲之前加上喜字,說明喜鵲在中國人的眼中象徵吉祥。
第三候中的「雉」是野雞,在山中的野雞也察覺到了陽氣的滋長,開始鳴叫尋找同伴。我們今天已經很少能看到野雞,但在古代,「雉」出現在不少的典籍中。比如,《詩經》中說,「雄雉于飛,泄泄其羽」。《左傳》中說:「都城過百雉。」城牆則稱為雉堞,謝朓有詩:「出沒眺樓雉,遠近送春目。」
看出來了吧,小寒三侯描寫的全是鳥類,為什麼呢?大雁、喜鵲、雉,都屬陽,同氣相求。這些鳥兒都是天地間的靈物,牠們能感知到天地間的陰陽變化,還會順著陰陽節律活動,所以當牠們早早地感知到陽氣萌動後,開始搭窩筑巢、尋找同伴。
而人們在這樣一個陰冷乾燥、寒意逼人的節氣,該怎麼做更好呢?可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做。
第一,滋補優先。節氣到了小寒,跟天氣一樣,人體也呈現「陰盛陽衰」的狀況,受寒冷氣候的影響,身體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人體耐受寒冷的能力和免疫功能。為此,日常飲食中,要多食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這類食物主要有羊肉、狗肉、雞肉、糯米、韭菜、茴香、香菜、南瓜、大蒜、大棗、栗子、核桃仁、杏仁以及生薑、辣椒、胡椒、蔥等。雖然強調「滋補優先」,但對常人來說,千萬不要大吃特吃肥膩之物或者為了「補」而「補」,一定要有的放矢。
第二,鍛練因人而異。小寒節氣正是人們加強身體鍛練、提高身體素質的大好時機。但要根據個人身體情況,切不可盲目,即使身體強健的人,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在天氣較暖和的時候適當到室外活動,以減少感冒的發生。另外,外出時還應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第三,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每天做到早睡晚起,可以使身體內的陰陽平衡,滋養臟腑,增強身體素質。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因此,入睡前也別忘記泡腳。以熱水洗腳,可以使血管擴張,改善腳部的皮膚和組織營養,改善睡眠質量,特別是那些「夜貓子」,久坐到深夜的人,睡覺之前更不要省了這個步驟。
第四,補膏方。到了小寒時節,也是老中醫和中藥房最忙的時候。一般入冬時熬製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此時,人們會再熬製一點,吃到春節前後。膏方是由藥物煎熬而成的黏稠糊狀的特殊劑型,冬季服用可驅寒,特別是在小寒時節,冬令趨寒,陽氣潛藏,是一年中進補佳時。在嚴寒冬季,膏方利於製作和保存,使得冬季食膏方進補進一步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需要注意的是,服用膏方期間,如遇傷風、感冒、腹瀉、咳嗽加重、痰液增多變黃等症狀,必須待治癒後再服用。另外,外服期間,也要忌食蝦、蟹、生白蘿蔔以及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