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小荷才露尖尖角
夏至,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或22日。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7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記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
夏至在古時稱「夏節」「夏至節」。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以祈求消災年豐之俗。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乃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飢餓死亡。《史記.封禪書》說:「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清嘉錄》裡說:「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可見古人對夏至節氣的重視程度。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宋代從夏至日開始百官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彩扇用來驅熱,香囊可驅蚊抑臭。
在天文學上,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迴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夏至日過後,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也會逐日降低。民間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傳統中國的蒙學讀物《幼學瓊林》說:「夏至一陰生,是以天時漸短;冬至一陽生,是以日晷初長。」
在古人的觀察裡,夏至的物候為,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麋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腹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而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古人說,鹿角不脫落,戰禍不停止;蟬子不鳴叫,貴臣放蕩淫逸;半夏不長出,老百姓會得傳染病。
在二十四節氣中陽氣最旺的時節是夏至。在夏至進行養生保健,一方面要順應夏季陽盛於陰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另一方面這個時節雖然儘管此時天氣炎熱,但陰氣已經開始生長,陰陽交替,人體容易患各種疾病。所以,在此時節合理的養生保健非常重要。
第一,晚睡早起,中午打個盹。在此時節,宜晚睡早起,並利用午休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對恢復體力、消除疲勞也有一定好處。年老體弱者則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的睡眠時間。另外,夏日炎熱,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整夜吹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
第二,補充水分。夏至時節,人們往往會有睏倦乏力、頭痛頭暈的症狀,嚴重者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這是因為夏日炎炎,人體需水量大,再加上出汗過多,極易引起體內水分的大量流失。此時若不及時補充水分,便容易供血不足、頭痛頭暈。因此,夏季應多飲涼開水,也可喝些淡鹽水或綠豆湯,但綠豆湯不要多喝,更不能當水喝。在此時節,也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晒,外出時,應採取防晒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晒霜等。
第三,飲食重在「養心」。夏至後的飲食原則重在「養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可達到強心的作用。除了清淡飲食之外,還可多吃苦菜類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為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濕、清涼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勞乏、消炎退熱、清心明目、促進食慾等作用。不過,苦味食物均屬寒涼食物,體質較虛弱者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第四,不宜做太劇烈的運動。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選擇在空氣新鮮的地方,鍛練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痺症、黃汗等多種疾病。
第五,注意衛生,衣物常洗晒。夏季的衣物基本都是貼身穿的,不洗不晒就穿很容易感染蟎蟲。陽光是天然的消毒劑,紫外線可以殺滅蟎蟲、細菌和病毒等多種有害物質。晒的最好時間是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間,尤其是中午12點到下午3點紫外線功效最強的時間段。晒的時間不用過長,一般3個小時就能起到作用。除貼身衣物外,被子、床墊以及沙發靠墊等都需要經常晒晒。另外,還要經常開窗,保持室內通風、透光、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