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膽囊息肉怎麼辦?聽聽醫生的四步法,不用再擔心!

44
0
Share:

文:吉米大夫

 

小Z每年體檢都會做個肝膽B超,看一下膽囊。

今年的報告單上忽然多出了「膽囊息肉」四個字,小Z上網一查,這不要變成膽囊癌的嗎?

立刻,他感覺到膽囊的位置一陣酸痛,難道真的膽囊出了問題?該怎麼辦?會變癌嗎?要手術嗎?多久複查一次?

「十萬個為什麼」盤旋在小Z的腦子裡,覺也睡不好了,感覺人生到達了低谷。。。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它——膽囊息肉!體檢發現它怎麼辦?

01.看真假

雖然,都叫「膽囊息肉」,但它們還分做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

假性息肉:膽固醇性息肉、局灶性腺肌症和炎性假性息肉

真性息肉:腺瘤、腺癌。。。

查出來的「膽囊息肉」,70%都是假性息肉。(原來大部分都是假的啊!!!)

怎麼才能分出真假?

一般B超就能分出來,主要看回聲強度,假性的膽固醇結晶回聲強。

如果,B超分不出來,可以用增強核磁共振等檢查來幫忙。但,也不是所有的息肉都能一下子搞清楚是真還是假。

哪些息肉容易變癌?

膽囊癌非常可怕,但不是所有的膽囊息肉都容易變癌。

真正容易變癌的息肉是真性息肉!所以,如果B超或者其他檢查已經確定你的息肉是假的,那就和癌沒有「半毛錢」關係了。

你還瞎擔心什麼呢?70%的息肉都是假的,不舒服是自己嚇出來的~~~

所以,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是真的,假性息肉和癌沒啥關係,真正要關注的是:真性息肉!!如果可能或者確定是真性息肉,那怎麼辦?

02.看大小

如果肯定是假息肉了,那就根本不用管了,和癌無關;

如果可能或者確定是真息肉,那麼,看大小。

息肉越大,癌變的風險越高。膽囊癌惡性程度很高,儘管切了膽囊也有一些不好的後果(拉肚子、消化不良。。。)但和防癌比起來,又能算什麼?

息肉的大小怎麼看?

主要是通過B超來觀察,但因為都是人工測量的,而且息肉也不是一個規則的球形,有一點點的誤差是可以理解的。你說1.2毫米和1.5毫米有多大的區別呢?

可能真的沒有啥區別~~~

息肉≧1厘米,風險實在有點高,如果能開刀就把膽囊切了吧,畢竟膽囊癌太「惡毒」;

息肉<1厘米,那就看看第3步。。。

所以,息肉的大小很重要,長到1厘米的真性息肉,能開就開了吧;那如果息肉還沒有長到1厘米呢?

03.看症狀

小於1厘米的膽囊息肉本身一般不太可能讓你不舒服。

但膽囊息肉可能預示著存在B超沒有發現的炎症或結石~~

所以,你有了膽囊息肉,你可能有不舒服

而這個不舒服,一般不是息肉引起來的,是:

•沒有發現的炎症或者膽結石

•不是膽囊的問題~~

對於它們怎麼辦?

•確定你的不舒服和膽囊有關,可以手術的話就把膽囊切了;

•你的不舒服不一定和膽囊有關,繼續檢查找出不舒服的原因;

•你沒有什麼不舒服,那就看看第四步。。。

對一對,你屬於以上的哪一種呢?和醫生商量下怎麼辦!

所以,如果膽囊讓你不舒服了,即使息肉還沒有長到1厘米,能開就開了吧;但,如果不是膽囊的問題,也千萬不要開錯了,就怕開了你還是不舒服~~~如果,你沒有不舒服,怎麼辦?

04.看風險

什麼人容易得膽囊癌?

•年齡大於50歲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

•無蒂息肉(包括膽囊壁增厚>4毫米)

•印第安族裔

如果,你的不到1厘米的息肉沒有不舒服:

•有得膽囊癌的風險,≧6毫米,可以手術的話就把膽囊切了;

•有得膽囊癌的風險,<6毫米,定期複查B超;

•沒有得膽囊癌的風險,定期複查B超。

多久複查一次B超呢?

<6毫米,有得膽囊癌的風險:6個月、1年、2年、3年、4年、5年;

<6毫米,沒有得膽囊癌的風險:1年、3年、5年;

≧6毫米,<1厘米,沒有得膽囊癌的風險:6個月、1年、2年、3年、4年、5年;

一切都有安排,按照這個做就可以了,至少複查5年,如果發現沒有了就不用再查!

所以,如果暫時不用開刀的,就按照這個時間表來複查B超,自己就不用擔心煩惱什麼時候癌變,專業的問題交給專業的去做吧~~

05.總結

四步法

1、看真假:真正可能變癌的是真息肉,假息肉不用管;

2、看大小:長到1厘米了就需要考慮手術,風險大了;

3、看症狀:如果膽囊讓你不舒服了,也要考慮手術了;

4、看風險:如果有得癌的風險,部分人也要手術。。。

大部分的都是假息肉,

大部分的都只要複查,

何必讓息肉擾了生活。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