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人數據:睡眠時長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

51
0
Share:

正常的睡眠結構週期分兩個時相: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REM)。

NREM與REM交替出現,交替一次稱為一個睡眠週期,兩種時相循環往復,每夜通常有4~5個睡眠週期,每個週期90~110分鐘。

英國《每日郵報》曾有文章稱,通過研究發現,與每晚睡眠超過7小時或不足7小時的老年人相比,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時的老人其大腦衰老可推遲兩年。

其實,睡覺時長影響健康的研究已經很多,但是結論都不是十分一致。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觀點是,睡眠太長太短一樣都不利於健康。

那麼究竟睡多長時間更健康呢?

人類不同年齡的睡眠時間是不同的,嬰兒的睡眠時間為18-20小時,幼兒需要9~12小時,學童需要9~10小時,成人需要7~9小時,老年人需要6~8小時,大於80歲的老年人需要9~10小時。

觀察性研究表明,睡眠時間與許多心血管疾病(CVDs)之間有很強的關聯,但因果推斷尚未得到證實。為此,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心血管領域專家旨在利用線性和非線性孟德爾隨機化(MR)設計,確定基因預測的睡眠時間與12種CVDs之間的因果關係。結果發表在最新的《歐洲心臟病學》(EHJ)雜誌上。

研究人員利用了連續短(≦6 h)和長(≧9 h)睡眠持續時間相關的遺傳位點,在404044名英國生物庫(UK Biobank)的英國參與者中考察了與12種CVDs的因果關係。

線性MR分析顯示,在校正多重檢驗後,如果參與者存在預測睡眠時間長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位點,那麼基因預測的睡眠時間與動脈高血壓、房顫、肺栓塞和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呈負相關。即,每多睡1小時,上述疾病發病率反而下降。

非線性MR分析表明,如果參與者存在短睡相關SNP位點,則基因預測的睡眠時間與四種CVD之間存在非線性(L型關聯)相關,分別是動脈高血壓、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疾病和心肌梗死!

進一步的補充分析提供了確鑿證據,證明基因預測的短睡眠對12種CVD中的5種CVD的風險有不利影響,包括動脈高血壓、肺栓塞、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死和慢性缺血性心臟病。然而,基因預測的長睡眠時間與任何CVDs無關。

既往的研究都認為,睡眠與CVDs風險,或者全因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是一種「U型」或者「J型」曲線:一般認為7-8小時的睡眠最佳,與之相比,不足6小時或超過9小時的睡眠都會增加CVDs及死亡風險。

綜上,這項研究表明,雖然基因預測有短睡基因,但仍因多睡一會才能降低多種心血管疾病的潛在致病危險因素;而基因預測的長睡基因則不太可能存在上述風險。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