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進哈佛,21歲被關療養院:有種能力,智商再高都無法補足
不知道是網路越來越透明化的原因,還是現在的人越來越脆弱,各種自殺的新聞最近幾年總是屢見不鮮。
有的孩子因為遇到校園欺凌放棄了生命,有的孩子因為父母不讓玩遊戲放棄了生命,有的孩子因為在大學裡處理不好同學師生關係放棄了生命,有的孩子因為遲遲拿不到學位證放棄生命,還有的年輕人因為婚姻不幸帶著孩子一起離開人世……
每一次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都會心裏一顫。
回望我們養育孩子的過程,我們聚焦的點都是什麼?
•孩子應該上哪個特長班、輔導班?
•要不要買學區房?要不要報私立學校?
•孩子考試成績如何?排名如何?是否需要增加作業量?按照這個成績能考上哪類學校?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父母越來越焦慮孩子的學習、排名以及將來可能獲得的財富和社會地位,卻忽視了一個比「智商」、「分數」更加重要的影響孩子一生的能力。很多父母把教育孩子的「終點」定在了考大學。彷彿大學考上了,一切就都高枕無憂了。
可是,現實有的時候很打臉。
•有的孩子本有考學的能力,卻因為父母高壓逼迫導致逆反,主動休學放棄學業;
•有的孩子考上了大學,卻沒有能力畢業;
•有的孩子順利畢業了,卻因為懼怕社會,為了逃避工作不斷地讀研讀博,甚至乾脆在家抱著學位證書啃老;
•有的孩子有了高薪高職,卻拒絕談戀愛、結婚……
這些都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嗎?
如果不是,我們除了在意分數之外,還需要關注一個很重要的能力:處理社會關係的能力。
這個能力很多父母不知道,不重視。可是,這項能力卻伴隨著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並決定著我們這一生過得成功與否,幸福與否。除非你要一個人隱居森林,否則「社會關係」這一課必不可少,這一項能力的強弱決定了我們能走多高多遠。
有一個美國神童,就因為缺少這項能力,注定了很難有所成就,當他46歲去世的時候,不但事業上毫無所處,而且一貧如洗。
美國神童7歲通過哈佛入學測試,21歲被關進養老院
他叫威廉.詹姆斯.席德斯,擁有極高數學和語言天賦。
他的父母都是猶太人。父親在哈佛大學研究心理學及哲學,並取得四個學位。母親則在波士頓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
威廉在2歲時自學拉丁文,3歲時自學希臘文,,6歲的時候開始學解剖學、邏輯學,7歲的時候通過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入學測試,9歲就在哈佛大學做四維空間的講座。11歲正式入學哈佛,16歲學士畢業。
後來,威廉留在哈佛任教,但是由於他不擅長處理和同事、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關係,使得他在哈佛的工作生活並不順利,周圍人都在有意無意的排擠和為難他。
一年之後,威廉徹底對哈佛失望,選擇辭職並回到了老家,極少和父母聯繫,僅從事一些低端的體力活來養活自己。
21歲時,他曾因為參加遊行被逮捕,並被判入獄18月,基於之前的社會名氣,引起轟動。他父母送他去療養院,著手「改造」他,並以送他去精神病院威脅他。
他的父親是20世紀幼教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威廉身上做實驗,以驗證他的幼教理論。紐約時報曾將其事跡刊登,並稱為「一次成功的強迫式科學實驗」。
不能說「沒有社會關係能力」是造成威廉的悲劇的唯一原因,但是可以說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如果他能處理好與父母、與同學、與同事、與學校之間的關係,他便不會在哈佛處處受排擠,不會遠離父母,一個人獨居,直到淒慘去世。
個體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沒有學會直面困難的孩子,最終會想要逃避一切困難。」
社會關係,包括各種關係:親子關係、朋友關係、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同事關係、婚姻關係、婆媳關係……
想想這些年的親子衝突、看看幾千年來的婆媳大戰,我們就應該明白處理社會關係能力的重要性。
媽媽決定著孩子的「社會關係能力」
在大多數家庭中,媽媽都是孩子的直接監護人。所以,媽媽的所作所為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社會關係能力」。
媽媽在這方面對孩子的引導,共包括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要做好,孩子才能形成健康完整的社會關係,擁有良好的社會關係能力。
(1)媽媽與孩子建立好「親子關係」
這個階段,媽媽只需要和孩子建立好互動關係即可。孩子哭了,要及時給孩子反饋,經常與孩子說話,對他微笑,用愛來養育他,讓他懂得「媽媽」意味著什麼。
如果媽媽給了孩子足夠的愛與安全感,那麼孩子才會有足夠的力量離開媽媽的懷抱,去迎接其他的家人。
如果媽媽對孩子很冷漠,孩子便感受不到愛。一個內心沒有得到過愛的孩子,當然沒有能力去愛別人。
(2)媽媽鼓勵孩子與其他家人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網路上偶爾會看到婆婆幫忙帶孩子的時候,會和媽媽搶奪養育權,更有甚者會阻止兒媳婦去抱孩子。這對孩子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這樣的奶奶最終害得不只是兒媳婦,更是她的孫子孫女。
但是反過來,如果一個媽媽對孩子的佔有慾太強,阻止其他人靠近、關愛孩子的話,對孩子的發展同樣是非常不利的。
我們千萬不要以「我老公不會帶孩子」這個作為藉口,讓爸爸變成「父愛如山」杵在那兒,然後自己累個半死。
不會的東西可以學,學一次學不會可以學兩次……只要我們肯給爸爸們提供鍛練的機會,爸爸就有可能越來越多的參與到育兒當中。
無論如何,作為媽媽,都要端正態度,要努力幫助孩子與爸爸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是孩子獲得「社會關係能力」的關鍵一步。
千萬不要像只老母雞一樣,24小時把孩子放在自己眼皮底下,黏在自己身上,然後還對外宣稱自己多麼偉大。真沒必要。這樣的偉大,會讓你的孩子越來越狹隘的。
鼓勵孩子和爸爸玩,鼓勵孩子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舅舅玩。
孩子和其他人玩得越嗨,我們越應該為他高興。
而且,附帶一個額外收穫,那就是我們的自由時間變多了,我們可以更好的擁抱我們自己的世界。和閨蜜喝喝咖啡逛逛街,自己看看書追追劇,不美嗎?
千萬別用「自我犧牲式」的看娃方式,除了感動自己之外別人都沒感動。何必呢?
(3)媽媽帶著孩子走出家門,支持孩子發展「社會關係能力」
孩子兩三歲了,媽媽就可以帶著孩子出去多玩玩了。無論是親戚家的孩子,還是鄰居家的小朋友,都可以一起玩一玩。
但是,說到這裡不得不提醒一點:這個時候不要心急,孩子的發展程度不一樣,不可強迫孩子。
如果孩子躲在我們身後不敢走出第一步,我們要幫著他帶著他走出第一步。我們走到別的小朋友跟前,和那個小朋友聊聊天,玩一會,孩子沒準就能放鬆下來了。
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不但不去幫助孩子,還在那裡責備他:「怎麼這麼膽小?」你越責備,孩子越惶恐越自卑。孩子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我們除了給孩子做示範、提供接觸機會之外,就是「靜待花開」。
我兒子小的時候就躲在我身後,見人不說話,也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有的鄰居會直接說他膽小,我每次都會說:「他不是膽小,他就是還沒準備好呢。等他準備好了,他就會了。」
我從沒有因此責備過他,就是引導加耐心等待。
結果,到了四歲多的時候,兒子突然到了「花開」階段。見誰都主動問好,和小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後來帶著他出去旅遊,在火車上能和前座後座的叔叔阿姨聊起來,還能和乘務員聊幾句。
我當時笑著對老公說:「誰能想到小時候那麼沉默的孩子,現在能這麼健談。」
但是,如果我在他不敢說話的階段反覆不停的責備他,他或許永遠也積蓄不到這麼多的能量。因為我每一句責備,都在把他的能量往外倒。
當孩子上學以後,遇到同學衝突、師生矛盾的時候,我們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千萬不要說什麼「你到學校是去學習了,其他都不要在意」這樣的話。這句話沒有任何幫助,只會讓孩子逃避這些困難,縮進課本和題海當中,只顧著學習,社會關係能力會越來越弱的。
成績是提高了,可是以後的人生還很長,孩子們不能靠著分數去過人生,還是要靠良好的社會關係能力處理好不同階段的各種關係,從而才能實現工作順利、婚姻如意的美滿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