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生殖|聊聊「孕期監護措施」

33
0
Share:

妊娠胚胎和胎兒在母體內發育生長的過程。從成熟卵受精開始,到胎兒及其附屬物娩出終止。我國對圍生期的定義是從妊娠滿28週(即胎兒體重≧1000g或身體長≧35cm)至產後一週。

孕婦產前檢查

產前檢查從確認為早孕便開始,妊娠28週前每4週一次,28-36週每2週一次,36週以後每週一次。高危妊娠應酌情增加次數。

採集病史:應系統性詢問產婦的基本情況,本次妊娠情況,月經史和既往孕產史,既往史和家族史。根據末次月經的日期推算預產期(停經40週),具體方法為末次月經月份減3或加9,日數加7。對於末次月經記不清、月經不規律或哺乳期未來月經的女性,應綜合早孕反應、胎動開始的時間、子宮大小及B超測量的頂臀長和雙頂徑進行推算。

全身體格檢查:應特別注意患者的血壓、體重和水腫情況。

1.胎兒大小:根據宮高和子宮長度判斷孕周。12週末:宮高(恥骨聯合上2-3橫指);16週末:宮高(臍恥之間);20週末:宮高(臍下1橫指),宮長(18cm);24週末:宮高(臍上1橫指),宮長(24cm);28週末:宮高(臍上3橫指),宮長(26cm);32週末:宮高(臍與劍突之間),宮長(29cm);36週末:宮高(劍突下2橫指),宮長(32cm);40週末:宮高(臍與劍突之間),宮長(33cm)。

2.胎位的判斷:通過四步觸診法判斷胎產式、胎先露、胎位及胎先露是否銜接。

第一步手法:雙手置於宮底,觸摸宮高,估計胎兒大小是否與孕周相符。判斷宮底部胎兒部分,浮球感為胎頭,胎臀軟而形態不規則。

第二步手法:雙手置於腹部左右兩側,平坦飽滿為胎背,凹凸不平為胎兒肢體。

第三步手法:右手拇指與期余四指分開,置於恥骨聯合上方握住胎先露,判斷先露為胎頭或胎臀,左右推動判斷是否銜接。

第四步手法:雙手分別置於胎先露兩側,向骨盆入口方向深按,判斷胎先露入骨盆深度。

3.胎心音檢查:胎背上方腹壁處聽診最清楚。枕先露時,胎心在臍下方;臀先露時,胎心在臍上方。

4.產道評估:

(1)骨產道檢查:骨產道各條重要的解剖徑線: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骨盆出口平面。骨盆入口平面:對角徑(恥骨聯合下緣到骶岬上緣中點的距離,12.5-13cm),入口前後徑(恥骨聯合上緣中點至骶岬前緣正中間的距離,11cm);中骨盆平面:中骨盆橫徑(坐骨棘間徑距離,10cm);骨盆出口平面:出口橫徑(坐骨結節間徑即兩坐骨結節內側緣的距離,8.5-9.5cm,成人一橫拳),出口後矢狀徑(骶尾關節至坐骨結節間徑中點間的距離,8-9cm)。

出口橫徑+後矢狀徑大於15cm,3500g以下的胎兒,可以經陰道試產。此外恥骨弓角度也可以間接預測骨盆出口的橫徑,正常值為90度,小於80度不正常。

(2)軟產道檢查:由於子宮下段、宮頸、陰道及盆底軟組織形成,應除外畸形、贅生物及囊腫等。

胎兒宮內評估

1.胎動:每日計數1小時共3次,相加×4得到12小時胎動計數。≧30次/12小時,為正常;<10次/12小時,提示胎兒宮內缺氧。

2.B超:評價胎兒宮內生長發育情況、胎動、發現胎兒畸形,測量羊水量,觀察胎盤位置等。

3.胎心監護:一般在28-32週後進行。可靠的胎心率圖形為:基線12-160bpm,變異正常,伴有胎心加速。胎心加速:出現時間(胎動時),變化幅度(15bpm以上),持續時間(15s以上),提示胎兒情況良好;早期減速:出現時間(與宮縮同時開始和結束),變化幅度(低於基線20-30bpm),持續時間(短),恢復時間(快),提示胎頭受壓;變異減速:出現時間(與宮縮無恆定關係),變化幅度(幅度不定),持續時間(長短不一),恢復時間(快),提示臍帶受壓;晚期減速:出現時間(宮縮高峰後開始,持續到宮縮結束後),變化幅度(低於基線10-40bpm),持續時間(長),恢復時間(緩慢),提示胎盤功能不全,胎兒缺氧。

無應激試驗(NST):20分鐘內胎心監護出現≧3次胎動時胎心加速,稱為有反應型,胎兒一週內死亡風險低(不包括急性缺氧所致的死亡),否則為無反應型,應繼續監護至40min,直至出現胎心加速,如仍無反應,應在24h內重複或行縮宮素激惹試驗。

縮宮素激惹試驗(OCT):通過縮宮素誘導宮縮3次/10min,觀察20min,如果10min內連續出現3次以上晚期減速、胎心基線變異減少(<5bpm)稱為OCT陽性,提示胎盤功能減退,胎兒宮內缺氧。

4.胎兒畸形及遺傳疾病監測:包括唐氏篩查、超聲檢查、絨毛活檢、羊水或臍血穿刺、羊水中AFP等成分測定、胎兒鏡檢查等。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