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易經》人更三世,世曆三古?

131
0
Share:

《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中國古代的各家學派儒家、道家、兵家、農家、醫家、法家等等,都將《易經》尊為圭臬。可以說,《易經》的思想貫穿於中國古代所有文化中,是傳統文化的總樞紐。

唐朝宰相、書法家虞世南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大醫學家孫思邈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易經》在古代的地位可見一斑。

那麼,《易經》起源於何時呢?關於它的產生年代,目前說法不一,有的說是五千年之前,也有人說是七千年前,成書的年代大約是在商末周初。而我們現在所說的《周易》,一般是《易經》與《易傳》的合本,其形成過程,歷經了三位聖人。

第一位是伏羲。相傳上古時期,伏羲氏教民眾「結繩為網以漁」,養蓄家畜,促進了生產的發展,改善了人們的生存生活條件。因此,祥瑞迭興,天授神物。

有一天,一隻龍背馬身的神獸,生有雙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龍鱗,淩波踏水,揹負圖點,由黃河進入圖河(今洛陽市孟津縣,白鶴、送莊鄉境內),遊弋於圖河之中。這就是後人常說的「龍馬負圖」。伏羲見後,依照龍馬背上的圖點,畫出了圖樣。接著,又有神龜負書從洛水出現。伏羲得到這種天賜的用符號表示的圖書,就據此畫成了「先天八卦」。易經就由八卦衍生而出。

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ǒu)裡(今河南省湯陰縣北)。文王他改變了伏羲氏先天八卦的坐標系,創立了後天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並做了爻辭和卦辭。至此八卦便有了圖文兼得的形態,奠定了易經成書基礎。歷史上稱為《周易》。

再到春秋時期,孔子熟讀《周易》,創作了《易傳》,被稱為「十翼」,成為《周易》的導讀。不過關於《易傳》為孔子所作的說法,宋代以來有不少學者有疑議。

但就整體而言,《易經》依然有「人更三聖,世曆三古」的說法。意思是說,《易經》的成書,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個聖人完成。

另外,歷史上《易經》的流傳過程中出現過「三易」。第一個是《連山易》,產生於神農時代,是首先從「艮卦」開始的,象徵「山之出雲,連綿不絕」。第二個是《歸藏易》,產生於黃帝時代,是從「坤卦」開始的,象徵「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表示萬物皆生於地,終又歸藏於地,一切以大地為主。第三個就是《周易》了,是從「乾、坤」兩卦開始,表示天地之間,以及「天人之際」的學問不同。現在,《連山易》和《歸藏易》都已經失傳了。

總之,《易經》就是華夏文明的源頭活水,歷經七千多年的歷史至今經久不衰,奠定了中華文化的重要價值取向,開創了東方文化的特色,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不可取代的重要價值和巨大影響。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