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被後世的皇皇巨著《黃帝內經》
中醫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說自有華夏文明以來,中醫也就出現了。因為一本《黃帝內經》就記載了黃帝和他的醫官岐伯、雷公的對話,以一問一答的形式闡述了人生病的病機、病理。
《黃帝內經》中雖然記載的是黃帝君臣的對話,但是這本書的成書時間其實要比黃帝晚一些。不同的學者看法不同,但一般認為集結成書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黃帝內經》可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的兩部分
《黃帝內經》分成《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各八十一篇,共一百六十二篇。《素問》記載了黃帝與岐伯的對話。釋名:「素者,本也;問者,黃帝問於岐伯也。」《素問》重點論述了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病症、診法、治療原則等內容。《靈樞》除了論述臟腑功能、病因、病機之外,還重點闡述了經絡腧穴,針灸、針具、刺法及治療原則等內容。後人在此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像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等學說。就是說,《黃帝內經》是從整體觀上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等多方面的「整體醫學模式」。
「養生」的根本其實是「養心」
像《黃帝內經》這樣百科全書式的巨著,它是秉承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這個最基本的思想,探討了人體生命活動的規律。《黃帝內經》就提出,人與自然息息相關,天地陰陽的變化必然會影響和制約著人的生命活動。而我們人類的生命活動有兩大類,生理性活動和心理性活動,《黃帝內經》是將心作為調節心理、生理活動的最高統帥,把形、神整合成統一的整體,這是中醫學的獨特見解。這也是對現代醫學根深蒂固的心身份離觀念和單純生物醫學模式的一種挑戰,它促使人們用整體的醫學觀點,去認識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本質。
我們現代人經常把「養生」掛在嘴邊,然後在飲食滋補、運動、藥械等方面下功夫,但是根據《內經》的理念,「養生」的根本其實是「養心」,這可不是單純養護心臟的意思,而是通過調節心態,緩解身心壓力,恢復人體的自我調控功能,達到身心的整體健康。
「治未病」
除了這些,《黃帝內經》還提出很多理念,比如「治未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鬭而鑄錐,不亦晚乎!」
這段話是說,聖人不會治已經發生的病,而只會選擇在疾病尚未發生時就治理,假若在疾病已經發生之後才治療,就好像臨渴才去挖井,戰亂髮生才鑄造兵器,不是已經太晚了嗎?
雖然疾病的病徵尚未顯露,可是病根已經種下,以後還是會發作出來的,因此及早治理,則能防範於未然。治未病的思想,不單可以用在治病,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說,有一些孩子走上吸毒或犯罪之路,但是我們追溯可發現,這些年輕人大都有家庭問題,家裡缺乏教育、或者父母失職所導致。作為父母的,未能「察覺」問題的存在,沒有在問題尚未發生的時候就去解決它,因此到問題發生了,已經超出瞭解決的能力。
內容包羅萬象
《黃帝內經》論述包括,人體,五臟六腑,陰陽,術數,四季,節氣,食物,自然,經絡。它講了天人合一的理論,闡述了人體和醫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研讀,從中不僅能讀出人體、醫學的內涵,還能體會什麼是人與自然的真正和諧,領悟為什麼說人體是一個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