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是「促炎飲食」還是「抑炎飲食」?腸道微生物說了算!

36
0
Share: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群直接影響到腸道內促炎症和抗炎症反應的平衡。除了局部免疫反應外,腸道微生物群還影響全身的免疫成分,並與越來越多的免疫介導的炎症性疾病(IMIDs)有關,從糖尿病到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腸道菌群失調和相關炎症也與癌症和心臟代謝疾病有關。然而,這種關係的機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

由於微生物在腸道中依賴飲食底物,腸道微生物組經常被認為是一種媒介,食物通過它發揮促炎症和抗炎症的作用。例如,動物實驗證明,富含飽和脂肪、糖、鹽而纖維水平較低的食物通過微生物機制,如誘導T-助手17(TH17)細胞,誘發炎症和自身免疫。

對小鼠和人類的其他研究表明,食品加工過程中添加的成分,包括膳食乳化劑、抗菌添加劑和人工甜味劑等都可以通過增加粘液細菌和內毒素促進腸道通透性和腸道炎症。相反,大量攝入色氨酸和纖維通常會導致與結腸健康有關的免疫狀態。

由於微生物在飲食底物上茁壯成長,有科學家提出疑問——我們是否能滋養一個抗炎的腸道生態系統呢?為此,來自荷蘭格羅寧根大學胃腸病學和肝臟病學系的專家調查了173個飲食因素和跨越四個隊列的1425人的微生物組之間的關係,旨在揭示飲食、腸道微生物群和它們誘導腸道炎症的功能能力之間的相互作用。結果發表在胃腸病學權威雜誌Gut上。

研究人員選取了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和普通人群四個隊列。採用鳥槍式元基因組測序來分析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和功能。膳食攝入量通過食物頻率問卷進行評估。進行了無監督的聚類,以確定飲食模式和微生物群。每個隊列研究飲食和微生物特徵之間的關聯,然後進行薈萃分析和異質性評估。

結果顯示,飲食模式和微生物群之間有38個關聯。此外,在對健康人和IBS、克羅恩病和UC患者的薈萃分析中,61種食物和營養素與61種微生物及249條代謝途徑相關。

其中,加工食品和動物源性食品始終與較高的Firmicutes、Blautia屬的Ruminococcus物種和內毒素合成途徑的丰度有關。而植物性食品和魚類則相反,它們與產生短鏈脂肪酸的共生菌和營養代謝途徑呈正相關。

無監督的飲食聚類分析揭示了共同的食物模式。Cladogram顯示飲食攝入的聚類為25種模式。

研究人員為此確定了與在健康和疾病中具有共同功能作用的細菌群一致相關的飲食模式。此外,特定的食物和營養素與已知的推斷粘膜保護和抗炎作用的微生物種類有關。並提出了飲食影響腸道炎症反應的微生物機制,作為未來干預研究的依據。

綜上,植物性飲食可以起到保護腸道粘膜保護和抗炎作用。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