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有個「最減壓時長」!《柳葉刀》子刊120萬人數據得出結論

28
0
Share:

有些人鍛練結束後會感到心情突然放鬆,渾身舒暢。這是因為,運動會促進大腦分泌「內啡肽」,即一種促進幸福感的氨基酸,能讓人感到壓力減小,心情平靜、愉悅。

一項刊登在《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的研究發現了「最減壓」的運動時長。

運動有個「最減壓」時長

《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發表了一項關於「鍛練」和「精神負擔」的研究,研究學者分析了一百二十多萬人的數據後發現:

o不論大家的壓力有多大,鍛練都可以顯著降低精神負擔。

o團隊性運動(如籃球、羽毛球等各種球類運動)最能減輕人的精神壓力,騎自行車的效果僅次於它。

雖然堅持運動能減少精神壓力,但時間過長反而會起到反效果。

o研究者們發現,運動持續時間在30分鐘到60分鐘之間(峰值在45分鐘左右)對精神健康最有益,多種運動都適用。

o進一步分析數據還觀察到鍛練頻率和精神健康負擔之間呈現U型關係,每月運動12∼20次精神壓力更小。大多數運動都適用,與運動強度水平無關。

研究者們發現:很多鍛練的時長超過90分鐘,或每月鍛練超過23次時,反倒會增加人們的心理負擔。每次鍛練45分鐘,每月運動12∼20次,是最減壓的組合。

如何判斷自己缺乏/過量運動了?

年輕人週末突擊運動、老人每天「溜躂」十公里……過量運動對健康的作用可能會適得其反,不少人運動過量卻不自知,可從以下5點判斷。

肌肉持續酸痛

運動時左胸、肩、頸或手臂疼痛,可能是心臟疾病的徵兆,必須馬上停止運動、盡快求醫。肌肉持續酸痛或腫脹,即使休息3天或以上都無法恢復,小傷口癒合緩慢。

飲食習慣改變

出現食慾下降、暴飲暴食,或嗜吃甜食。

心情變得低落

運動後,感到緊張、焦慮、煩躁、缺乏自信心等情緒;運動後第二天,甚至連續幾天疲勞,精神狀態不佳。

身體出現不適

臉色明顯蒼白或潮紅,失眠並伴有夜間盜汗。

此外,如果第二天的晨脈(清晨起床前清醒、安靜、空腹、平臥時的脈搏)比平時高,且超過每分鐘120次,可能是運動過量了。

除了減量,3種方法可減輕運動後的疲乏感:

運動不要驟然停止。運動後,要做至少10分鐘的拉伸放鬆,使肌肉由緊張逐步過渡到平穩,促進體力恢復,還能加速乳酸的消除。

補充各類營養。運動後,要補充無機鹽、優質蛋白質,尤其要補充抗氧化劑,女性還需補充鈣、鐵。

泡泡溫水浴。運動結束半小時後進行溫水浴,水溫以40℃為宜,泡10~15分鐘,不要超過20分鐘,泡腳也是不錯的選擇。

經常宅在家裡,不少人開始背痛,或者多走兩步就累了、爬幾階樓梯就喘不過氣……這都是身體發出的「不健康信號」:

稍微動一下也會氣喘

不少人從沙發起身去廚房、從高處拿個東西就開始氣喘。這是因為心血管系統承擔了向肌肉(包括心肌)供應氧氣的重任,但在身體狀態不佳時,心臟承受力變小,稍有活動,便會感覺負擔過大,讓人呼吸困難。

建議:這種情況下要保證健康,就要鍛練心血管系統,以適應日常活動量。可以緩慢、持續地增加活動量,比如開始加大每天走路的頻率和距離,然後逐漸提高強度。

站久了就背疼

排隊買菜或站久了就腰酸背痛,可能是核心肌肉群、背部肌肉力量開始虛弱的一個跡象。

建議:平時可以試著把雙手撐在桌面上,雙腳後移,繃緊核心肌群,做升高位置的平板支撐,堅持5~10秒,5次1組,每天2組;也可嘗試小幅度的卷腹,10次1組,每天3組。這些練習都有助於增強核心肌群的力量。

容易受傷

如果即使進行散步等輕度運動時,也容易扭傷肩膀、背部、膝蓋或其他部位,這也是不健康的一個標誌。

建議:可以嘗試用泡沫滾軸放鬆和做拉伸練習,逐漸加入增加身體活動性的動作,比如臀橋式、靠牆滑動和開合跳;每個動作做10次,5個動作為一組,每天2組。

走不了長路

如果為了方便選擇近處的停車場,這並不奇怪,但如果是為了少走一段路而就近停車,可能意味著身體機能開始下降了,也可能是因為先前的活動量就少,更加沒有動力走路。

建議:逐漸增加每日活動量,可先進行1分鐘的原地踏步,休息20秒鐘,反覆5次;待體力增強後,改成1分鐘的原地踏步走,休息10秒鐘,反覆10次。

經常感到特別疲勞

不少人即使沒有運動、工作,也感覺比平時更累,這是需要增加運動量的一個信號。

建議:最好開始進行有氧鍛練和力量訓練,並盡最大努力堅持下來。

運動要防七類傷

鍛練時不可避免會出現損傷,發生運動損傷一定要好好應對。

01.擦傷

即皮膚表皮出現破損,但沒深及皮下軟組織。如果擦傷部位較淺,創面無明顯污物,可用棉簽蘸點碘伏進行環形擦拭;如果創面有泥土、油污等,應到醫院徹底清潔創面,再消毒包紮。

02.軟組織挫傷

輕度軟組織挫傷表現為撞擊部位肌肉和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重度挫傷後,軟組織腫脹明顯、皮膚淤青淤紫,體位固定無法活動。

一旦出現軟組織挫傷,患者要馬上停止運動,並冷敷或冰敷腫脹疼痛處,待48小時後改為熱敷,促進腫脹和瘀血的吸收,促進軟組織的自我修復。

03.肌肉拉傷

在足球、籃球、羽毛球等對抗性運動中,肌肉拉傷時有發生。侷限的肌纖維撕裂,會有明顯的疼痛、肌肉力量下降;較大的肌纖維撕裂會引起劇烈疼痛,以及肌間血腫、運動能力喪失。

如果運動中感到肌肉明顯疼痛、腫脹,應及時停止,並採取冷敷、冰敷,抬高患處,靜養一段時間,千萬不要反覆揉搓和熱敷。

04.腰扭傷

作為人體的中樞核心,腰部承上啟下,搬重物、急轉身都可能導致腰扭傷。建議患者仰臥在較硬的床墊上,腰下墊一個枕頭,先冷敷,後熱敷。

05.踝關節扭傷

大部分踝關節扭傷均在外側,導致踝關節腫脹疼痛,無法行走,甚至會造成踝關節穩定性下降,反覆扭傷。

絕大多數踝關節扭傷可自癒,可記住康復五步法:保護、休息、冷療、加壓包紮、抬高患處。如果反覆扭傷踝關節,則提示可能是踝關節不穩,需及時就醫。

06.脫臼

即關節上下兩個骨端發生錯位,此時應立即終止運動,避免活動受傷肢體;切勿自行復位造成二次損傷,及時撥打120,由專業關節外科醫生處理。

07.骨折

多由運動中較大的暴力引起,患者疼痛劇烈,無法活動。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需立即平臥保持靜止;在專業急救人員到來前,避免搬動患者。

熱身活動能激活目標肌肉,提高神經興奮性,提升心率和呼吸,避免受傷。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運動損傷,運動前切忌不做熱身,尤其是對抗性運動前。

運動中,時刻注意自身狀態,避免超負荷運動。身體在運動過度和疲勞的狀況下,易出現意外情況,導致運動損傷。

此外,大家要穿戴合適的運動護具,可幫助穩定關節,降低運動損傷的程度。

 

來源:生命時報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