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醫學早期的故事
精神醫學經過二千多年的發展,現已逐步完善。進入二十一世紀,規範化、科學化、現代化的精神醫學呈現在我們面前,但不能忘記歷史發展的坎坷之路。
歷史證明,人們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和治療方法的進步推動了學科的發展進程,在漫長歲月中有許多值得懷念的故事給後人以啟迪,我們將從中吸取營養,對以後的發展增進動力。
一、公元前四世紀—中世紀
古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蒂(Hippocrates)在公元前四世紀已記載醫師看護瘋子並有相關的小冊子。他認為腦是思維活動的器官,提出了精神病的體液病理學說,他認為抑鬱症是由於人體內黑膽汁過多,進入腦內破壞它的活動所致。
中國戰國時代《內徑》論述了在劇烈的情志變化下能引起精神異常,提出「怒傷肝,喜傷心,思慮傷脾,悲憂傷肺,驚恐傷腎」的七情內傷論。
中世紀(公元前三世紀—18世紀)精神醫學受宗教影響和統治,認為精神病是「得罪了上帝」「魔鬼附體」,病人遭受迫害、摧殘(用禱告、符咒、驅鬼、放血、火烤、水浸、風車轉等方法對待精神病人)。
二、傳統的收容所
歐州最古老的精神病收容所是英國倫敦的貝特萊姆收容所,1403年那裡除其他居住者外,還收容了6位瘋子,以後幾個世紀裡,這個收容所逐漸變成專用於精神失常者,「躺著幾乎裸體的流浪漢,為對付虱子,他們的頭髮被剃光」。到1826年,英國有近5000名精神病人在各種收容所裡拘禁起來(約36%進公立、64%進私立收容所)。1798年在法蘭西約有177所收容所。「一些白痴無緣無故地大笑,另一些白痴無緣無故地虐待自己,……關進籠子或潮濕的地下室裡用枷鎖牢牢繫縛,任憑在自己的污物中玷污自身」。美國第一所精神病收容所創建於1773年弗吉尼亞的威廉斯堡,它「為白痴、瘋子和其他精神不健全者提供救助贍養……」。1860年英國醫生卡拉代克(Louis Caradec)描述精神病人「假如精神失常的人是安靜的,人們通常會放他們四處去跑,如果變得暴躁與煩人,人們會把他囚禁在畜欄的一角或一個隔離的屋子裡,每天送食物給他……」。1870年瑞士弗裡堡州的官員作了一次精神病患者的調查,認定的164名精神病人中,有1/5拘禁在家中,關進不能取暖的房間或牲口棚裡,「狹窄、黑暗、潮濕、散發著臭味」、「躺在沾滿他們糞便的麥桿上,蒼蠅爬滿了他們的臉……」。同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並不是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被監禁在家裡,一些患者被送進濟貧院「躺在鋪滿稻草的木床上,默不作聲……」「房子除了一側外,其他各側都透風,但空氣極其惡臭,除非是一會兒,否則要呆在那裡而不退出來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氣,簡直是不可能的」,「病人發出野性呼叫,時斷時續的粗俗歌聲,咒罵和猥褻話語……,久未洗浴的身體穿著破爛不堪髒兮兮的衣服……」。可見那一時期的精神病患者處境是十分悲慘的。
三、治療性收容院
精神病的治療,由於受宗教的影響,在傳統的收容所裡,長期以放血、通便(灌腸)和提供催吐劑的方法,其療效之差可想而知。
1758年,英國倫敦聖路加收容院巴蒂醫師(William Battie)在54歲時撰寫了《論精神病》,明確將治療效果歸於收容院。「患者不得接受朋友們的探望,看護他的不是他自己的僕人,而是收容院的護工」。1788年義大利博尼法齊奧精神病收容院開業,印刷漂亮,有關如何保持收容院合理秩序的一套規章問世,該院基亞魯吉(Chiarugi)醫生出版了《關於精神錯亂》一書,他強調:「收容院不是單單要隔離精神病患者,而是要治療他們」。法國大革命中,1795年青醫生比奈爾(Philippe Pinel),擔任比賽特爾收容院院長,他和他的學生埃斯基羅(E.Esguirol),廢除了施加鐐銬的制度,提出「要對精神病人心理治療(或稱道德療法)」,他用泡溫水澡來使病人安靜,用勞動和有系統的活動來充實閑暇。「改善與患者的關係」,使當時的法國精神病學有了顯著發展,影響很大。1803年,德國醫生賴爾(Johan Reil)認為「在治療性精神病收容院內既要有身體療法,又要有心理療法,這種心理治療法包括在收容院裡修建劇場來刺激患者的視覺,使男性患者能找到妓女」,他說一名好的精神病醫生應該有「敏銳、智慧、善良、頑強、忍耐、經驗、強健的體格和令人肅然起敬的儀錶」。賴爾提出為了有利於病人的治療,應將精神病收容院名稱更改為「神經質患者膳食公寓」或「心理治療收容院」,並提出「這種醫療機構應建在舒適的環境中,周圍是溪流、湖泊、山丘和原野,有一些小屋子簇擁著本部大樓,窗子上不應該有柵欄…」,「這些地方要建一些浴室…」。1786年美國費城醫生拉什(Benjamin Rush)宣稱「瘋病的原因被主要圈定在大腦血管上」,「患者們在夏日樹蔭下愉悅地散步、享受著空氣、日光和運動帶來的恩惠…他們重新獲得了人們的形象…」。在德國,時尚的礦泉療養院環境優美,條件舒適。尤其適用於當時上流社會患病較多的歇斯底里及焦慮、抑鬱和疑病症的患者,取得較好療效,得到了推廣。
此時有的收容院病人比較繁雜,將「可醫治的和不可醫治的精神病患者、癜癇患者,各種類型身體有缺陷的人,甚至孤兒、性質不同的罪犯都收了進來。由於療效差及和患病率的不斷增高使住院的精神病人逐年增多,到1891年法國有108家精神病收容院,英國僅倫敦市有不少於16家精神病收容院,漢韋爾收容院有2600張床位,1904年美國的精神病患者住院人數已達150000人(相當於人口的2‰),最大的米利奇維爾收容院床位達8000張(1950年達10000張)。病種多少的排列是抑鬱症、躁狂症、梅毒麻卑性痴呆、精神分裂症、酒精所致精神病等。
四、精神病診斷分類的研究
十九世紀各國精神醫學理論得到了發展和提高,其中德國的神經精神醫學比較突出,擁有許多著名的神經精神病學專家。如格裡辛格、邁納特、弗萊克西、韋尼克、克雷丕林等。到1911年,德國擁有16所大學精神科門診部,187所公立收容院和225所私立收容所,有1400名從事精神病學的醫師。
克雷丕林(E.Kraepelin)1878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6年任多爾帕特大學精神病學教授,他通過長期認真的臨床觀察,於1893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精神病學》教科書,書中將精神病分為13大類,提出了「早發性痴呆」和「躁鬱症」的臨床概念,並對這二種病的臨床表現、病程特點進行了深入觀察,同時還對精神病的病因如遺傳、腦生物學等進行了研究探討。
阿道夫.麥爾(Adolf Meyer)1892年獲醫學博士,移民美國在芝加哥精神病院工作,開展醫學心理學,他研究強調個性或精神障礙的社會因素,將醫學心理學應用於精神醫學臨床,影響深遠。
瑞士學者布魯勒(E.Bleulen)1911年提出用「精神分裂症」取代克雷丕林的「早發性痴呆」,並重視精神疾病症狀學研究,被精神醫學界贊同和接受。
五、精神病治療學的發展
二十世紀是精神醫學快速發展的時期,期間進行了精神病的分類、診斷、治療、病因學的研究,促進了精神醫學的發展,其中治療學的發展尤為重要。
以往用放血、火烤、水浸、風車轉等原始摧殘性治療方法,無科學性且療效很差。隨著精神醫學的發展,這些治療方法逐漸被廢棄,而改用相對科學先進的治療手段。
1.休息和靜養療法:美國醫師米切爾在1875年提出了精神病的休息和靜養療法,將患者禁閉在一個寂靜、安寧或幾乎完全黑暗的屋子裡,「不容許別人跟他說話和探望」,給予「清淡易消化的膳食」或「冷熱水燙腳」,這樣四個月後,患者恢復到一種心智健全的狀態,米切爾認為這種方法的療效女性優於男性。
2.水療:在19世紀80年代歐、美各國曾流行對精神病人(尤其對神經症患者)施用「水療」。受到患者歡迎,因此有不少溫泉更名為「水療院」,這是一種具有鎮靜作用的淋浴,如英國水療專家貝尼-巴爾德(Alfred Beni-Barde),對歇斯底里患者應用蘇格蘭灌注法(冷熱交替法),這種冰冷的淋浴迫使患者時時跳進一座注滿熱水的游泳池中,而取得療效。
3.催眠療法和精神分析:隨著弗洛伊德(Slgmand Freud)、麥爾及他們的心理學理論的影響擴大,在美國成立了心理協會,當時開展以催眠術和非催眠性暗示,被臨床接受,取得一定療效,同時促進了對神經症的探討,弗洛伊德強調夢的分析,自由聯想等精神分析理論和方法較長時期影響了精神醫學的心理治療,到20世紀90年代,這種方法逐漸被淡化。
4.發熱療法:19世紀,神經梅毒(麻卑性痴呆)在精神病中很多見,而且症狀嚴重予後差。維也納精神病學教授瓦格納-堯雷格,在1883年注意到一位感染丹毒的女性精神病人精神症狀有所減輕,引起了他對發熱和瘋狂有對抗關係的看法,1887年他寫文章提出可用發熱來治療精神病。1917年瓦格納第一次將患有瘧疾士兵的血注射進一位37歲症狀非常嚴重的晚期神經梅毒患者體內,三星期後,患者第一次發熱,發熱九次後服用了奎寧,患者第六次瘧疾發熱過後,他的梅毒性痙攣消失了,隨後的幾個月,精神症狀得到緩解,並能參加講演和音樂朗誦了。一年以後瓦格納報導了9位進行瘧疾療法的病例,得到了肯定,並應用到其他精神病的治療,1927年瓦格納因此獲得諾貝爾獎。後來證實這種發熱療法療效並不滿意,而且價格昂貴,難以推廣。不過確實成為精神醫學身體療法的開端。
5.早期的藥物治療:在十八世紀甚至更早,有人認為精神病是由於患者結腸中的毒素所致,而服用輕瀉劑。1809年貝德萊姆的約翰.哈斯勒姆醫生指出「腹瀉是一種精神失常的自然療法」,當時輕瀉劑主要是巴荳油。而鴉片(Opium)則在數個世紀裡作為鎮靜劑提供給富人,用於解除焦慮和苦悶。雅片的提練物嗎啡1855年開始被廣泛應用,嗎啡皮下注射成為制服不安患者的一種重要手段。但由於它的上癮性,最終也被放棄。此外如藜蘆(能降低心律和引起嘔吐),黑莨菪的子葉(一種迷幻劑),莨菪胺,阿托品及其混合物東莨菪鹼輔酶A等大量引入對精神病的治療,因此這近半個世紀被稱為「生物鹼時期」。
大量的使用安眠藥也被認為是可行的,1869年,柏林藥理教授利布裡希(Otto Liebreich)確定水合氯醛能緩解焦慮和憂鬱,這種藥劑量效能可靠並可口服,雖然該藥容易成癮,但受到患者和醫生的歡迎。1857年內科醫師洛科克(Charles Locock)在治療癲癇時用了溴化鉀,引起明顯的鎮靜效果,該藥價格低廉很快取代了水合氯醛的應用。在此基礎上1903年德國化學家費歇爾(Emil Fischer)合成了巴比妥類安眠藥,如「佛羅拿」(Veronal),「麥地那」(Medinal)及後來的魯米那、速可眠、司可巴比妥等,口味好,付作用少,療效滿意而受到臨床應用併發展為「睡眠療法」。
6.藥物休克治療:1934年,布達佩斯精神科醫師麥度那(Meduna),看到有學者報告發展成精神分裂症的癲癇患者,癲癇症狀得到緩解的生物學拮抗概念。在臨床上對一名精神病患者試用樟腦肌肉注射,45分鐘後第一次癲癇發作,二週內經過5次注射均引起癲癇大發作,患者的幻覺症狀消失了,恢復了記憶和自知力。到1935年1月,麥度那發表了用樟腦注射引起癲癇治療26名精神病患者的論文,其中10位已令人吃驚的大為好轉了。但由於樟腦注射會引起病人焦慮和嘔吐,以及注射部位的肌肉痛疼等原因,後來麥度那對110位精神病患者改用「卡地阿唑」靜脈注射引發癲癇,其中一半患者有了好轉。但由於這種治療方法誘發癲癇大發作不很可靠,劑量也難以掌握,以及患者因恐懼不合作而未能得以推廣。
7.胰島素休克治療:1923年柏林醫生沙克爾(Manfred Sakel)移居美國,任職於密歇根州安阿伯精神病院,當時該院常將胰島素用於喪失食慾或拒絕進食的患者,他發現有些導致休克或昏迷患者的精神症狀有所緩解。那些先前「不安和激動」的患者變得「安靜和易於接近了」。1933年沙克爾報告了這一發現,並回到維也納精神病診所繼續應用胰島素休克治療,1934年他報告用該法治療50位精神分裂症患者,70%完全好轉,18%「社會性恢復」。1937年1月他在美國紐約作學術報告介紹了他的胰島素休克治療,得到了阿道夫.麥爾的稱讚,其後這一療法逐漸被臨床接受肯定並在全球推廣應用。
8.電休克(ECT)治療:隨著巴比妥昏迷、卡地阿唑驚厥、胰島素休克進入精神病收容院的生活中。羅馬精神病學教授賽利蒂(Ugo Cerletei)和他的學生比尼(Lucio Bini)首次應用了電休克治療。他們先在狗的身上實驗,甚至到市裡屠宰場觀察豬在屠宰前被電流麻卑的過程,尤其對電極放置位置、引起驚厥的電量及電擊持續的時間,他們反覆進行研究,改進了儀器設備。1938年4月18日早晨,一位39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順利的進行了電休克治療,治療結束後,患者「平靜而微笑著」,「似乎在打聽我們想讓他做什麼」「我不知道,或許我睡著了」。在使用11次ECT後,這位患者精神症狀確實好轉了,一個月後「因為情況良好,定向力正常,思維和記憶沒有問題」而出院,並返回工作崗位。很快,這一治療方法在全球展開。
9.精神外科的起始——腦葉切斷術:20世紀30年代,隨著巴比妥昏迷,胰島素休克,卡地阿唑驚厥和ECT治療成功的背景下,對大腦皮層進行手術顯得合理了。
瑞士精神病醫師布爾克哈特(Gottlieb Burckhanrdt),1860年獲醫學博士,1882年任普雷法爾日耶診所的所長,從1882年12月開始,對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做了精神外科手術。其中一位死於驚厥,第二位症狀有所改善,第三、四位病情無變化,最後二位變為「沉默者」。1890年他在柏林一次醫學大會上作了研究報告,引起了一些爭論。1935年,里斯本神經病學家莫尼斯(Egas Moniz)參加倫敦國際神經病大會,對一篇額葉大部去除後黑猩猩的情緒變化:「手術前易發脾氣和任性,手術後喜洋洋了」很感無趣。1935年11月—1936年2月,莫尼斯說服神經外科醫師利馬(Lima)對20位精神病患者切除了部分額葉:7位「治癒」,7位「好轉」,6位「無變化」。大家對統計和療效評定方法未予細查使這種治療方法傳播開來。尤其華盛頓外科醫師弗里曼大力宣傳、實施這種手術,並採用經眼眶的額葉切斷術。1951年,他用了5週,駕駛一輛客貨兩用車帶了手術設備行進了11000英里,到了十七個州的精神病院,宣傳和實施了大量的手術。1949年一年美國共進行了5074例精神外科手術,到1950年全國已不少於18608人動過精神外科手術,但到1951年突然停止了這項治療方法。其原因牽涉手術的療效、意外發生和倫理等諸多問題。
10.酚塞嗪藥物的應用開創了抗精神藥物治療的新紀元:1949年法國海軍外科醫生拉博裡(Henril Laborie)任職於突尼西亞比塞大海員醫院,開始研究各種合成抗組織胺藥來「增效」麻醉劑的方法。開始試用羅納-普朗公司合成的酚噻嗪藥物的效果,他發現外科患者在服用酚噻嗪藥後變得對周圍漠不關心了,他邀請一位軍隊精神科醫生旁觀他對伴有緊張、焦慮患者的手術,術後精神科醫生同意了他的看法,而這種酚噻嗪藥當時稱為4560RP即後來稱為氯丙嗪的藥物。他還對三位精神病人作了認真的臨床應用觀察,1952年2月,拉博裡向醫學媒體報告了他的研究結果,得到了精神科醫師的認可,很快在全球推廣應用,世界各國的精神科醫師寫出了氯丙嗪治療精神病的療效報告,大家一致認為「這比電驚厥療法、胰島素以及其它身體療法更好,更少危險和更易於患者的忍受」。「狂野、高聲尖叫和令人無法靠近的患者成為過去」,「病房變得安靜了」。氯丙嗪治療在精神病學中引起了一場革命,隨著臨床的廣泛應用,開創了精神生化、精神藥理學的研究,使抗精神藥物不斷更新、療效更為滿意。
20世紀50年代以後,世界精神醫學進入了新時代。我們偉大祖國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對精神醫學事業關心支持,使我國的精神衛生隊伍不斷壯大,尤其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出現了許多傑出的精神醫學專家,我們在基礎理論、實驗室及臨床多方面進行了研究探討,在精神醫學的醫療、教學、科研、防治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我們的精神衛生事業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參考資料
1.瀋漁村,精神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80年8—17
2.夏鎮夷,實用精神醫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3—7
3.陳學詩、陳秀華,中國現代神經精神病學發展概況,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6—20
4.愛德華.肖特,精神病學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1,10,259
(2008.12收集整理定稿,已刊登在「精神醫學雜誌」)
幻覺妄想綜合征視頻來源:人到四十搜狐視頻
精神病人逃跑思維視頻來源:微信號10653071
物理影響妄想、電休克視頻來源:《美麗的心靈》
原創陳一鳴心聲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