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春到人間草木知

Share:

立春,是傳統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元代著名的文學家吳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春是「正月節,立,建始也」。從天文意義上講,它標誌著春季的開始。立春節氣一般是從公曆的2月4日或5日開始,到2月19日或20日結束。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15°,萬物復甦,生機勃勃。

古代中國從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據文獻記載,周朝迎接「立春」的儀式,立春前三日,天子開始齋戒,到了立春日,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宋代的《夢粱錄》中記載:「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稱賀。」清人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

立春之日,敏感的人可以察覺,太陽出來時較冬天的太陽不太一樣了,此時陽氣充足,吹面不寒,陰冷之態消失。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正是立春日,陽氣初生,春江水暖,百草回芽,萬物生發,大地一片勃勃生機。

中國古代將立春的15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5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5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游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揹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三候中,東風是中國人理解的八風之一,即四時(春夏秋冬)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之風。在中國人眼裡,「東方風來滿眼春」。《楚辭》:「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修兮憺忘歸。」杜牧也有名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蟄蟲冬眠春醒,是這些動物對冬季寒冷、食物匱乏等不良環境條件的一種適應。熊、蝙蝠、刺蝟、極地松鼠、青蛙、蛇等都有冬眠習慣。古人從冬眠動物中得到啟示,在冬天生活,儘可能不折騰,少耗能量,一旦天氣好時人們就到戶外走走,晒晒太陽,呼吸更多新鮮空氣,以適應氣候的變化。在這個意義上,人類跟動物在大自然的威力下表現出的生存方式大同小異,都要冬眠春醒,所謂「蟄蟲始振」。

立春過後,天氣逐漸變暖,萬物復甦,自然界的各種生物萌生發育,此時,人體內的陽氣也隨著春天的到來而向上向外升發,因此,我們在精神、起居、飲食、運動、補養等方面都要順應春陽升發這一特點,在調攝養生中注意保護陽氣。

第一,乍暖還寒還得「捂」。冬去春來,冷暖氣團交替活動頻繁,再加上晝夜溫差較大,此時人們的機體調節功能遠遠跟不上天氣的變化,稍不注意,傷風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就會乘虛而入。所以,早春時節,應該隨時根據時令變化和自身情況,進行合理的調配和養護,以增強身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

第二,宜吃升發陽氣的食物。立春,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個節氣,氣溫逐漸升高,人之陽氣步步升發。在飲食調整上,宜吃升發陽氣的食物,進而達到調養體質的目的。要少吃易「動風」的食物,如狗肉、鴨子、黃鱔等;多吃平肝之品,如青菜、蘿蔔、薺菜之類。春天氣候變化快,時而乾燥時而濕冷的空氣使胃腸處於敏感的狀態,此時要多吃甘味食物。

第三,注意個人體質的養生保健。立春後,天氣剛剛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為了避免春季各種疾病的發生,就要格外注意個人體質的養生保健。立春後隨著氣溫回升,還要逐漸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以加快血液循環,有利氣血運行。比如,進行春遊、放風箏、散步、慢跑、打太極以及並不劇烈的球類運動。家居生活中,也要注意搞好居室內的環境衛生,經常開窗通風,以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減少病菌滋生的條件。

第四,防躁動,重視心理保健。初春時節,天氣多變,人的情緒波動較大,尤其是心理疾病患者更易表現得焦慮、狂躁。因此,每年立春後,除了避免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睡眠之外,不妨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鮮空氣,調節身心情志。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