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 穀雨如絲復似塵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在每年4月20日或21日,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0度。穀雨跟早春二月時的雨水相比,雖同有一個「雨」字,但在含義上卻有著很大的不同。雨水節氣,不見雪花飛舞,靜聽春雨無聲,意味著黃河中下游地區開始下雨。而穀雨來自古人的「雨生百穀」之說,此時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極為重要。不過,穀雨的「穀」字不單是指穀子這一種莊稼,而是所有農作物的總稱。
中國文化中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之說,民間對此的解釋是倉頡造字不要上天的獎勵,只求老天讓人民五穀豐登,故天雨穀粒,給人間下了一場穀子雨。這一天就叫作穀雨節。
穀雨的物候是,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於桑。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第一個五天裡,人們看到浮萍開始生長;第二個五天裡,人們看到布谷鳥梳理它的羽毛;第三個五天裡,人們在桑樹上能見到戴勝鳥。
這些物候都有徵兆的意義。浮萍不能經霜,故浮萍生意味著倒春寒一類的降溫不會再發生了。如果水面不生浮萍,則說明陰寒之氣極盛,倒春寒的現象會出現。鳴鳩是因為此時鳩春鳴性也,有求偶之意;拂其羽,因為其時當換羽矣,其羽又甚厚,故梳理以示美。古人還認識到,「鳴鳩不拂其羽,國不治」。就是說,這樣的鳥到此時不梳理其羽,說明時令不利於生物生育生長,天地違和,農作物極可能歉收,人間也難以政通人和。而戴勝鳥降於桑樹,則提醒人們蠶寶寶將要生了。古人認為,如果戴勝鳥不落桑樹上,說明政令教化會落空。
穀雨節氣的氣溫雖以晴暖為主,但是早晚仍然有時冷時熱的情況,因此早出晚歸的人更應加倍小心地呵護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疾病發生。穀雨也是身體補益的大好時節,養生要做到早晚適當「春捂」,飲食上宜少食酸味,多食甘味食物,忌食冷膩食物以養脾。順應天時調節不良的情緒使肝經舒暢,小心花粉過敏及風濕病等復發。具體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心隨自然。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地鬱鬱蔥蔥,百花競艷,一片生機盎然,可以說是一年中大自然最為美好的時候。俗話說,「心隨自然」,人的心情和精神狀態也達到一年中最佳狀態,日常起居遵循自然節氣的變化進行調養。
野外春風和煦,光線適宜,使人產生一種非常舒適的感覺,由於緊張工作而產生的疲勞感覺,也會因此而消散。另外,可以使人的心跳和呼吸放慢,從而使心肺得到休息。經科學測定,在野外,每分鐘心臟跳動比在城市要減少4∼8次,個別情況可減少14∼18次,呼吸可減少2∼3次。
第二,進補要適當。穀雨到時,已是暮春,絕大多數地區多大風天氣,因此,人體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誘發或加重感冒及常見慢性病。於是,補水就顯得特別重要。晨起喝杯水不僅可補充因身體代謝失去的水分、洗滌已排空的腸胃,還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暮春時節,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類食物及蔬果之外,還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防止體內積熱。但是不宜進食羊肉、狗肉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邪熱化火。
第三,防舊病復發。穀雨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所謂「百草回芽、舊病萌發」,所以,每到春夏之交,是各種疾病容易作亂的時機,要格外注意防病。同時,穀雨節氣後,常有大風天氣,影響人體的神經系統,使人感到緊張、煩躁,導致神經痛高發,如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等。
第四,防花粉過敏。穀雨前後,由於天氣轉暖,人們的室外活動增加,尤其是在北方地區,桃花、杏花相繼開放,楊絮、柳絮四處飛揚,過敏體質者很容易出現臉部紅腫、打噴嚏、流鼻涕等不適。為此,應格外注意防止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在飲食上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