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腿沉,控制不住?需要排除帕金森病哦!

Share:

帕金森病

手抖、腿沉、走路不穩容易摔、彎腰收臂頭前伸……這些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表現。在1817年,英國帕金森醫生發現有些病人出現無法控制的震顫,並且伴有肌力減退、身體前傾、起步後步伐逐漸增快,後期不容易控制步伐,容易摔倒。他將此疾病命名為「震顫麻痺」。隨後,法國神經病學家夏科醫生對「震顫麻痺」補充了「肌強直體征」。為了紀念帕金森醫生對認識此病的所做貢獻,後人將此病稱為「帕金森病」,並將帕金森醫生的生日4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在60歲以上人群中患病率為1000/10萬,並隨年齡增長而增高,兩性分布差異不大。帕金森病是慢性病,會造成肢體活動紊亂,產生常見的肢體「僵、慢、顫」等症狀,早期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可以延緩進展,改善生活質量。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帕金森病。

病因未明,機制複雜

人們認識到大腦特定部位多巴胺缺乏可導致帕金森病,因為帕金森病患者腦內主要病理改變是含色素的黑質緻密部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缺失,患者出現症狀時多巴胺能神經元常丟失50%以上;症狀明顯時神經元丟失嚴重,殘留的多巴胺能神經元發生變性而且黑色素減少;這些生化異常與臨床症狀嚴重程度成正比。

病理提示帕金森患者大腦黑質變性、減少

帕金森病病因迄今未明,發病機制十分複雜,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衰老

一般認為,衰老可以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發生退變,但是老年人中帕金森病發病者僅是少數,因此,只是帕金森病發病的促發因素。

2、環境污染

因國外一些吸毒者誤用吡啶類衍生物1-甲基-4-苯基-1,2,3,6-四氫吡啶(MPTP)而發現該毒素可導致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環境中與MPTP分子結構類似的工農業毒素可能是帕金森病病因之一。為了預防帕金森病,生活中盡量少接觸工業化學製劑及農藥等。

3、遺傳

帕金森病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現象,約10%的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史,呈不完全外顯率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四大典型症狀群,運動遲緩最關鍵

帕金森病多在60歲後發病,偶有20多歲發病者,起病隱襲,緩慢進展,逐漸加劇,症狀常自一側上肢開始——波及同側下肢——對側上肢及下肢,呈「N」字型進展(65∼70%)。25∼30%的病例自一側下肢開始,兩側下肢同時開始者極少見。

帕金森病以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姿勢步態異常這四大症狀為典型特徵。其中運動遲緩是帕金森病患者必須具備的臨床症狀,否則不能診斷為帕金森病。

靜止性震顫

拇指與食指「搓丸樣」動作,節律4∼6Hz,安靜時出現,隨意運動減輕或停止,緊張時加劇,入睡後消失。常為首發症狀(60∼70%),一側上肢遠端(手指)開始,逐漸擴展到同側下肢及對側肢體,下頜、唇、舌及頭部最後受累。少數患者尤其70歲以上發病者,可以不出現震顫。

 

肌強直

肌強直表現屈肌與伸肌同時受累,被動運動關節阻力始終增高,似彎曲軟鉛管(鉛管樣強直)。若伴有震顫,醫生檢查時感覺到在均勻阻力間出現斷續停頓,似轉動齒輪一般(齒輪樣強直),這是肌強直與靜止性震顫疊加所致。

運動遲緩

因肌張力增高、姿勢反射障礙,患者起床、翻身、步行、變換方向等運動遲緩;

表情肌活動變少,表現為雙眼凝視,瞬目減少,即面具臉(masked face),流涎;

手指精細動作(扣紐、繫鞋帶等)困難,常僵住而難以完成;

做序列性動作困難,不能同時做多個動作;

隨意動作減少,始動困難。

☆右圖顯示帕金森病影響患者精細動作完成,書寫字體越來越小。

姿勢步態異常

站立時表現為屈曲體姿,行走時出現步態異常,轉彎時有平衡障礙,早期發病時有下肢拖曳;疾病進展之後表現為啟動困難、行走時上肢擺動消失,轉彎時軀幹僵硬,用連續小步使軀幹與頭部一起轉動;疾病後期表現為自坐位、臥位起立困難,小步前衝(慌張步態)。

藥物+手術,多種方式幫助控制症狀

帕金森病治療的關鍵要早,一旦發現有疑似症狀,應及時到專業醫療機構就診。雖然帕金森病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殘,但帕金森病本身並不是一種致命的疾病,一般不會影響壽命。

目前,能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有很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症狀,延緩病情進展。對於早期患者,選擇合理的藥物治療效果極好,可維持數年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在疾病晚期,藥物療效不顯著的情況下,還可以使用多種手術,例如大家熟知的「腦起搏器」(腦深部電刺激術,DBS)來改善症狀。

遺憾的是,帕金森病沒有根治方法,無法治癒。除了藥物和手術,人們還應重視康復、心理治療和護理。患者發病後有諸多不便,親屬或者照料者應給予更多的照顧和關懷:選擇容易穿脫的衣服,盡量穿不繫鞋帶的鞋子;鼓勵患者多做主動運動,如穿衣、洗臉、刷牙、吃飯等,對於晚期患者,常出現全身僵直、臥床不起的症狀,需要加強護理,防止出現肺炎、骨折等併發症而危及生命;營造寬鬆、和諧和家庭氛圍,鼓勵患者克服情緒激動、緊張,保持比較愉快的心情。

Share: